少林寺
少林寺 | |
---|---|
![]() |
|
少林寺正門
|
|
概況 | |
山號 | 嵩山 |
宗門 | 禅宗 |
開山年份 | 495年 |
住持 | 釋永信 |
地址 | 河南省登封市 |
國家 |
![]() |
網站 | 少林寺官網 |
坐標 | 34°30′01″N 112°54′56″E? / ?34.50028°N 112.91556°E坐標:34°30′01″N 112°54′56″E? / ?34.50028°N 112.91556°E |
![]() ![]() 少林寺
|
少林寺,是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一座佛寺,由于其座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太和十九年(495年),距今1500余年。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1]。少林寺在文化意義上早已超脫佛寺建築藝術本身,以少林功夫的武學國粹爲代表,涵蓋禅、意、藝、醫的少林文化是華夏文明的傑出代表和瑰寶。作爲中華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少林寺在中國對外交流中占據重要地位[2],少林文化遠播四海、廣植福田,少林弟子遍布五洲[3],少林寺以其獨特的價值與魅力吸引著海內外大批民衆及名流、政要、高僧、佛友等各階層人士前來觀光、拜訪、朝聖、交流[4]。
目前,少林寺是中国國家5A级旅游景区[5]、全球低碳生態景區[6]、中國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中國敬老愛老助老教育基地[8],另外,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內的“天地之中建築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産[9]。少林寺现任住持是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法嗣(宗承西来堂)釋永信大和尚[10]。
目錄
-
1 曆史沿革
- 1.1 北魏
- 1.2 隋唐宋
- 1.3 元明清
- 1.4 中華民國
-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
- 2 僧侶輩分
-
3 主要建築
- 3.1 常住院
- 3.2 其他建築
-
4 榮譽
- 4.1 古代榮譽
- 4.2 现代榮譽
- 5 交流與影響
曆史沿革

北魏
少林寺創建于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爲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跋陀以少林寺爲傳法場地,廣收弟子,高足弟子有“律學巨匠”之稱的慧光、“蔥嶺以東,禅學之最”之稱的僧稠等人。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到少林寺開辟譯場,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設立翻經堂翻譯經書。他們同慧光一道曆時三年翻譯出印度世親菩薩《十地經論》。之後,慧光在少林寺弘揚《四分律》等師說,經多代發展,後世最終形成四分律宗。少林寺早期律學,以《四分》爲先,導之以戒行、律學,學之以經論。[11]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禅宗,寺院的規模也逐漸擴大,僧侶日益增多,少林寺逐漸成爲禅宗祖庭。達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孝靜帝天平三年傳法于慧可,從此禅學在少林寺落迹流傳。在南北朝佛教發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納還俗沙門衛元嵩刪寺減僧的建議,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傳流,史稱北周武帝滅佛,少林寺毀壞嚴重。580年,北周靜帝恢複少林寺,將其改名爲陟岵寺。[11]
隋唐宋
隋文帝崇佛,複改陟岵寺爲少林寺,並賜給少林寺土地一百頃,再加上其他賞賜,少林寺成爲擁有百頃良田和龐大寺産的大寺院。隋朝時期少林寺帶發修行的菩薩僧洪遵攻律學,講律衆主,他的弟子開啓了唐代律學的相部宗。隋末群雄蜂起,擁有龐大寺産的少林寺成爲山賊盜財目標,少林寺僧侶組織力量與山賊作戰。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參戰僧人也各有封賜,並稱少林僧人爲僧兵,從此,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爲天下第一名刹。唐朝還在全國設有幾家少林寺分寺,制定少林僧兵輔助地方政府和正規軍隊之政策。少林寺也是李唐最高統治者經常遊離之地,唐高宗、武則天等經常到少林寺遊幸,並對少林寺大加增建。至唐宋年間,少林寺擁有土地14000多畝,寺基540畝,樓台殿閣5000余間,僧徒達2000多人,甚爲興盛。達摩開創的禅宗教派在唐朝興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11]北宋初百年間,少林曆史無資料可尋。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慶曆新政失敗後,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開封)設立禅院。富弼請雲門宗禅師于少林寺及洛陽白馬寺開演禅宗。1093年左右,報恩禅師在少林寺弘揚曹洞宗風,終使少林寺“革律爲禅”。
元明清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並統領嵩嶽一帶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間,創建了鍾樓、鼓樓,增修廊庑庫廚,僧徒雲集至此演武禮佛,後來福裕被元帝追封爲晉國公。在曹洞宗法脈回歸祖庭後,少林寺高僧輩出,由此開啓了少林寺一個輝煌的時代,是當時禅宗教派之軸心。以邵元爲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亦到少林寺求法[11]。明朝初期,官方並不崇尚武學,少林武術不見經傳。嘉靖時期,日本倭寇襲擾中國沿海,大將軍俞大猷、戚繼光等率兵征討。在閩期間,戚繼光召集了全中國之武術家與當地少林僧人研究出一套對抗倭寇海盜之拳法及棍法。因僧侶抗倭有功,政府大規模修整寺院,少林寺還享有官府所賜予的免除糧差等特權。其後,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調,參與戰事,並屢建功勳,所以朝廷又多次爲少林寺樹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全國武術界的權威地位也得以確立[11]。滿清時期,嵩山少林寺被清廷嚴密監察及資助,並明令漢人不可習武,然少林寺頗得滿清皇帝青睐,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親書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後移至山門)、寶樹芳蓮(原挂于大雄寶殿,後被火焚)二方匾額;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親覽寺院規劃圖,審定方案,重建山門,重修千佛殿,少林寺這次大修繕和改建耗銀達九千兩之多。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寫下衆多詩詞、匾額[11]。
中華民國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公布 |
|
![]() |
|
所在 | 河南省登封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唐-清 |
編號 | 4-89 |
登錄 | 1996年 |
中華民國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与北洋政府内战,少林寺屡遭战火之灾。
1912年登封县僧会司僧会云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他购置枪械,组织保卫团,训练战技以维持当地秩序。 1920年秋,劫匪四起,民不聊生,恒林率民团与土匪十战,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被誉为少林活佛[12][13]。
1928年春,親孫文勢力樊鍾秀奪得鞏縣、偃師,進圍登封,以少林寺爲司令部。馮玉祥部下石友三于3月15日縱火焚燒法堂,次日,又令軍士焚燒天王殿、大雄寶殿、鍾樓、鼓樓、六祖堂、龍王殿、緊那羅殿、閻王殿、庫房、禅堂,一大批珍貴文物及5480卷藏經化爲灰燼[11]。
國民政府建立後,日本在東三省的活動使國民政府十分憂慮。軍方于是發起愛國強民運動,成立南京中央國術館及武術硏究所等組織。以“武術歸宗少林”爲號召,將愛國抗金英雄嶽飛,與成功從外族取回政權之明太祖朱元璋皆被比做少林英雄。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期间,少林寺僧人被逼还俗,佛像被毁,寺产被侵。文革结束后,少林寺修缮重建,现存建筑当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寶殿、达摩面壁石等均属仿古重建建筑,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练武场、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属于古代的原物遗存。
1996年12月,初祖庵和少林寺塔林(編號4-89)被列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一直寻求成为联合国世界遗产的身份,以求获得联合国每年拨款维修发展,经过屡次申请,最终在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8处11项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4]。
2006年3月22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拜訪少林寺,觀看少林功夫表演,他是少林曆史上第一位拜訪少林寺的國外元首[15]。2007年5月,少林寺被中国國家旅游局命名为國家5A级景区[5]。2009年少林寺成立豐盈行有限公司,籌備興建中國大陸以外首個少林寺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總部(簡稱香港少林寺)。
2011年,少林寺领先各大門派,在台湾苗栗县设立台湾首座武术学校[16]。
僧侶輩分
曆史資料記載“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曾有五大宗派,元初的少林寺住持福裕統一了五大宗派,創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並撰寫了子孫輩訣,此後曆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這一譜訣的確立和延續,標志著少林寺從此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子孫相繼的禅院,目前最常見的是:德、行、永、延、恒字輩。這個譜訣共70字,內容是:
周 洪 普 广 宗,道 庆 同 玄 祖,
清 净 真 如 海,湛 寂 淳 贞 素。
德 行 永 延 恒,妙 体 常 坚 固,
心 朗 照 幽 深,性 明 鉴 崇 祚。
忠 正 善 禧 祥,谨 懃 愿 济 度。
雪 庭 为 导 师,引 汝 归 铭 路。
主要建築
少林寺建築群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築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東北有廣慧庵。寺周還有同光禅師塔、法如禅師塔和法華禅師塔等古塔10余座,古碑多品。[17]
常住院
|
山門:由正门和东、西掖门组成,门首正中悬康熙帝书题黑底金字“少林寺”匾额,上方刻“康熙御书之宝”御玺。山門明间的佛台正面是弥勒佛坐像,背面是木雕韦驮护法神像。山門甬道两侧有马道。山門前是广庭,分布着东西石牌坊(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余通)、石狮、旗杆、柏林。
天王殿:1735年建,1928年毀,1982年按原結構重建,面闊五間,進深兩間,有前後廊。重檐歇山綠色琉璃瓦頂,上下屋檐間懸挂楚圖南所題殿名豎匾。殿前有兩座金剛護法神像。殿後四大天王像自東向西分別是持琵琶的白色東方持國天王、持寶劍的青色南方增長天王、持寶傘的紅色西方廣目天王、拖寶塔的綠色北方多聞天王。
大雄寶殿:是全寺佛事活动中心,赵朴初题匾悬于上层殿檐下,殿内供奉三世佛像,东、西山墙的神台上塑十八罗汉像。殿内金柱下麒麟柱顶石、狮子柱顶石各一对,皆用整石雕刻而成。
藏經閣(法堂):是贮存佛经典籍和高僧讲经说法之地。阁内存储各类佛经典籍数万册以及少林拳谱秘笈、木版《少林寺志》、达摩面壁影石等。阁内神龛上现供缅甸居士所赠的巨型白玉卧佛。
方丈院:是方丈起居理事場所,主室硬山式建築,面闊5間,東、西兩側有寮房5間。乾隆帝曾寄宿于此,並賦詩:“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籁,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室內有日本贈予的銅質達摩像。東側置放有彌勒佛銅像,牆上挂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
立雪亭:又名達摩亭,相傳是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達摩求法之地。亭長11.37米、寬7.39米、高8.829米,面闊3間、進深3間,單檐庑殿頂,石柱上有明代題字,殿內懸乾隆帝題“雪印心珠”橫匾,佛龛內供達摩銅像。東間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銅鍾一口。
千佛殿:又名毗盧殿、毗盧閣,重建于明代,供奉毗盧佛像,面闊7間,硬山式建築,是寺內現存最大殿宇。北壁及東、西兩壁,繪“五百羅漢朝毗盧”大型壁畫,壁畫高7.5米,長42米。殿內地面有48個20厘米深的陷坑,是清代少林武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
其他建築
塔林位于少林寺的西南280余米的山坡上,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有各類墓塔或佛塔246座,少林寺塔林是研究古代雕刻、書法藝術的曆史資料庫,具有重要的科學、曆史、藝術價值。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北1.3公裏,是宋代人爲紀念禅宗初祖菩提達摩而營造的紀念建築。因達摩常遊化于嵩洛之間,面壁靜坐是其修禅的主要方式,所以此庵又被稱作“達摩面壁之庵”。二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對面的缽盂峰頂。爲紀念二祖慧可而建,與少林寺北部的初祖庵相對,被稱爲南庵。達摩洞位于初祖庵後五乳峰中峰峰頂下十余米處,是一個天然石洞。禅宗初祖達摩曾在此洞中面壁九年,因稱“達摩洞”或“達摩面壁洞”。
榮譽
古代榮譽
- 唐武宗會昌滅法之前,這裏免稅。
现代榮譽
- 200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衆議院和參議院先後兩次通過投票的方式將每年的3月21日確立爲“加州嵩山少林寺日”。
- 2007年,相继被授予國家5A级景区、全球低碳生態景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5]
- 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通過,將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內的8處11項建築群列爲世界文化遺産[18]。
- 2013年4月,少林寺藏經閣获选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功夫秘籍收藏量为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19]。
- 2013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将少林寺古建築(編號7-1162)列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
交流與影響
少林寺在海內外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林文化被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接受和認可,足見其獨具一格的特質,少林寺已成爲中國對外展示文化軟實力的一張名片[21]。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少林寺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从规格、规模、频次和范围等方面不断提升。从欧美舞蹈家[22]、世界泰拳王[23]、NBA球星[24]、好萊塢影星[25]爭先前來探訪,到來自緬甸、泰國、柬埔寨、尼泊爾和斯裏蘭卡等傳統佛教國度的高僧大德的紛紛拜谒;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26]、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7]、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28]、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28]、南非前總統曼德拉[29]等大批政要對少林寺住持的約見[30],再到俄羅斯總統普京[15]、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31]、台灣政要宋楚瑜[32]、連戰[33]和吳伯雄[34]、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35]等人的親自登門拜訪,這些都進一步證明和彰顯了少林寺非同凡響的廣泛影響力[4]。
200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衆議院和參議院先後兩次通過投票的方式將每年的3月21日確立爲“加州嵩山少林寺日”,成爲加州議會以立法形式確立的節日。[36]少林寺不仅在世界数十个國家建立40多个海外文化机构,辐射全球300多座城市,少林僧侣在这些少林文化中心讲经授法、练武修禅,少林寺还先后在欧洲[37]和北美[38]舉辦少林文化節,通過各種方式向世界各國主流社會傳遞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東方價值觀。[21]
1曆史沿革
北魏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爲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到少林寺開辟譯場,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設立翻經堂翻譯經書。之後,慧光在少林寺弘揚《四分律》等師說,經多代發展,後世最終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禅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傳法于慧可,從此禅學在少林寺落迹流傳。
在南北朝佛教發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納還俗沙門衛元嵩刪寺減僧的建議,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傳流,史稱北周武帝滅佛,少林寺毀壞嚴重。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靜帝恢複少林寺,將其改名爲陟岵寺。?
隋唐宋
隋文帝崇佛,複改陟岵寺爲少林寺,並賜給少林寺土地一百頃,再加上其他賞賜,少林寺成爲擁有百頃良田和龐大寺産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並稱少林僧人爲僧兵,從此,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爲天下第一名刹。
至唐宋年間,少林寺擁有土地14000多畝,寺基540畝,樓台殿閣5000余間,僧徒達2000多人。達摩開創的禅宗教派在唐朝興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慶曆新政失敗後,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開封)設立禅院。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左右,報恩禅師在少林寺弘揚曹洞宗風,終使少林寺“革律爲禅”。
元明清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並統領嵩嶽一帶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間,創建了鍾樓、鼓樓,增修廊庑庫廚,僧徒雲集至此演武禮佛。?
嘉靖時期,日本倭寇襲擾中國沿海,少林僧侶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規模修整寺院,少林寺還享有官府所賜予的免除糧差等特權。其後,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調,參與戰事,並屢建功勳,所以朝廷又多次爲少林寺樹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國武術界的權威地位也得以確立。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門)、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寶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山門,重修千佛殿,少林寺这次大修缮和改建耗银达九千两。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寫下衆多詩詞、匾額。?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与北洋政府内战,少林寺屡遭战火之灾。
民國元年(1912年),登封縣僧會司僧會雲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紳推舉爲少林保衛團團總,他購置槍械,組織保衛團,訓練戰技以維持當地秩序。民國九年(1920年)秋,恒林率民團與土匪十戰,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被譽爲少林活佛。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亲孙文势力樊钟秀夺得巩县、偃师,进围登封,以少林寺为司令部。冯玉祥部下石友三于3月15日纵火焚烧法堂,次日,又令军士焚烧天王殿、大雄寶殿、钟楼、鼓楼、六祖堂、龙王殿、紧那罗殿、阎王殿、库房、禅堂,一大批珍贵文物及5480卷藏经化为灰烬。?
國民政府建立後,日本在東三省的活動使國民政府十分憂慮。軍方于是發起愛國強民運動,成立南京中央國術館及武術研究所等組織。以“武術歸宗少林”爲號召,將愛國抗金英雄嶽飛,與成功從外族取回政權之明太祖朱元璋皆被比做少林英雄。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國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時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禅堂,每年举行精进禅七。收集整理古籍善本,少林寺藏經閣已被國家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整理出版《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华武藏》等多部著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期间,少林寺僧人被逼还俗,佛像被毁,寺产被侵。文革结束后,少林寺修缮重建,现存建筑当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寶殿、达摩面壁石等均属仿古重建建筑,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练武场、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属于古代的原物遗存。
1996年12月,初祖庵和少林寺塔林被列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一直尋求成爲聯合國世界遺産的身份,以求獲得聯合國每年撥款維修發展。
2008年8月,應清豐縣人民政府及清豐縣民族宗教局的領導誠懇邀請,少林寺正式接管了普照寺,並將清豐普照寺作爲少林寺駐華北地區的下院。
2006年3月22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拜訪少林寺,觀看少林功夫表演,他是少林曆史上第一位拜訪少林寺的國外元首。
2007年,少林寺相继被授予中国國家AAAAA级景区、全球低碳生態景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
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与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經閣签约,约定少林寺将以派驻僧团的形式对昆明四所古刹进行托管,期限30年。这是少林寺首次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托管后,这四所古刹对外统称“昆明少林寺”,变成少林寺的“下院”。
2009年少林寺成立豐盈行有限公司,興建中國大陸以外首個少林寺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總部(簡稱香港少林寺)。
2010年8月,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通過,世界文化遺産。?
2011年,少林寺领先各大門派,在台湾苗栗县设立台湾首座武术学校。
2013年4月,少林寺藏經閣获选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功夫秘籍收藏量为全中国第一。?
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将少林寺古建築列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8月21日上午,晉中市靈石縣資壽寺與嵩山少林寺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少林寺經堂舉行。自此,資壽寺正式由中國嵩山少林寺接管,委托期限30年。
2015年2月23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亲自向新南威尔士州肖尔黑文市市长支付约416.2万澳元(约2040.5万人民币)的支票,结清购地所有款项。该项目计划建造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
2建築布局
綜述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从山門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约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寺周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
主要建築
山門 山門为少林寺大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門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門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門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一进山門,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 |
|
甬道 过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称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锤谱堂就在山門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
天王殿 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征“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牆綠瓦,鬥拱彩繪,門內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裏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
|
大雄寶殿 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經閣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寶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 |
藏經閣 藏經閣位于大雄寶殿之后。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藏經閣藏书八百万卷,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藏經閣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
|
六祖堂 大雄寶殿西侧的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殿前甬道有明万历 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重约650公斤。? |
鍾樓鼓樓 钟楼和鼓楼,坐落在大雄寶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 “晨鍾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鍾樓前碑刻爲《皇帝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禦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禦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禦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曆史依據。? |
|
達摩亭 達摩亭,又称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铸。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东配殿位于達摩亭西侧,于1983年重建,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
千佛殿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後面,又名毗盧殿,是寺內最後一進大殿。殿內的壁畫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畫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東、西兩牆壁上都繪有彩色壁畫,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彩豔麗、構圖和諧,衣袂飄飄,展示了唐代壁畫的高水准。殿內正中還供有毗盧佛銅像和白玉釋迦牟尼像,面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內現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 |
|
方丈室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並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籁,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曆遊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爲行宮,故又稱“龍庭”。該室初建年代約爲明初,經曆代維修,現存建築爲清代遺物。 今室內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時信徒贈送的雞血石“佛祖講法”浮雕,北壁內側置少林寺傳代世系譜,東側放置的是彌勒佛銅像,牆上挂有“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室內還有1980年日本贈送的銅質達摩像。 方丈室正西爲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出前廊,爲硬山式建築。方丈退居是離任後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對聯“少室山下禅林靜,五乳峰前鍾磬悠。”東寮與西寮,在方丈院東、西兩側,爲方丈院的東、西廂房,各爲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築,是常住執事僧起居和處理佛事活動的場所。? |
塔林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现存唐朝至清朝历代砖、石墓塔240余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为國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 |
|
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据少林寺1.3公里,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时,建围墙二百余米,恢复了完整的院落。现庵中建筑有山門、大殿、面壁亭、千佛阁等。? |
達摩洞 在少林寺背后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称为達摩洞。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達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 据清《说嵩》记载,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毁。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洞外西边石壁上有明代长恒县人苏民望题刻七绝诗一首:“西来大意谁能穷,五乳峰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内了,達摩洞应自欠圆通”。另外还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在“面壁洞天”旁,自下上穿,深陷一隙,深不可测,相传達摩洞左为“火龙洞”,在达摩到来之前火龙居于洞中,自达摩入洞面壁修行,火龙经此隙而循逃,由此崖壁被称为养龙崖。 |
3文物遺存
少林寺內保存有珍貴的碑碣石刻,如武則天撰文的《大唐天後禦制詩書碑》等。少林寺西面是中國最大塔林。這些古塔是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計230余座,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古塔因建築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它們造型典雅,石雕藝術精湛,塔銘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少林寺塔林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古塔建築群,是古塔建築群世界之最。?
塔林北约一公里为初祖庵。它是河南省遗存文物中最古老的一 座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祖师像。?
五乳峰上達摩洞深约7米,高宽3米余,北额有燕都近溪题刻“东来肇迹”。洞内石壁上,遗有高1米多、宽约60厘米的凹槽,即是当年挖凿达摩面壁石的痕迹。内供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洞外有石坊,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造,双柱石砌,南额胡斌题刻“默玄处”。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南方向缽盂峰峰頂。相傳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達摩學佛,斷臂得到衣缽真傳後,曾在此養傷。殿前有四眼井,傳說是慧可所鑿。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異,名爲“卓錫井”,當地人也稱“苦、辣、酸、甜四眼井”。?
4文化交流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少林寺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从规格、规模、频次和范围等方面不断提升。从欧美舞蹈家、世界泰拳王、NBA球星、好萊塢影星爭先前來探訪,到來自緬甸、泰國、柬埔寨、尼泊爾和斯裏蘭卡等傳統佛教國度的高僧大德的紛紛拜谒;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等大批政要對少林寺住持的約見,再到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台灣政要宋楚瑜、連戰和吳伯雄、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等人的親自登門拜訪,這些都進一步證明和彰顯了少林寺非同凡響的廣泛影響力。?
200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衆議院和參議院先後兩次通過投票的方式將每年的3月21日確立爲“加州嵩山少林寺日”,成爲加州議會以立法形式確立的節日。少林寺不仅在世界数十个國家建立40多个海外文化机构,辐射全球300多座城市,少林僧侣在这些少林文化中心讲经授法、练武修禅,少林寺还先后在欧洲和北美舉辦少林文化節,通過各種方式向世界各國主流社會傳遞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東方價值觀。?
5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門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一词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少林功夫包含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拳术、少林派棍术、少林派枪术、少林派刀术、少林派剑术。?
少林武术兵器除上述刀、枪、剑、棍以外,还有三股叉(南方又称大钯)、方便铲、套三环、峨嵋刺、月牙铲、和戟镰、秀圈、方天画戟、双锤、大斧、双斧、三节棍、梢子棍、七节鞭、九节鞭、双鞭等。少林套路有空手夺刀、空手夺枪、单刀对枪、空手夺匕首、棍穿枪、草镰合枪、梢子棍合枪等。少林派技击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应门铁扇子、拨步炮、少鬼攥枪等。气功是少林功夫的一大类,少林寺流传的气功有“易筋经”、“小武功”、“站桩功”、“益寿阴阳法”、“混元一气功”等。 软硬功夫练法有多种,有卸骨法、擒拿法、点穴秘法、短打手法、各种用药法、救治法等。?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爲要旨。在佛門眼中,參禅是正道,少林功夫傳人延芫法師曰:拳勇一類乃是末技,僧衆們不過是借練功習武達到收心斂性、屏慮入定的目的。同時也有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效果。?
6少林譜系
譜訣
历史资料记载嵩山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曾有五大宗派,元初有个叫福裕的少林寺和尚统一了五大宗派,创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并撰写了子孙辈诀,此后历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譜訣的确立,标志着少林寺从此之后形成了一个子孙相继的禅院,譜訣共70字(雪庭曹洞正宗),内容是:?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
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靜、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固,
心、郎、照、幽、深,性、明、鑒、崇、詐。
忠、正、善、禧、祥,謹、戀、願、濟、度。
雪、庭、爲、尋、師,引、汝、歸、銘、路。
目前最常见的是:德、行、永、延、恒字辈。现任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为“永”字辈弟子。?
源流
曹洞正宗起源:曆史資料記載嵩山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是屬于十方選賢住持寺院,曾有佛教禅宗的臨濟、沩仰、法眼、雲門、曹洞等五大宗派僧侶同住和修;元初,雪庭福裕禅師住持少林寺以後,將原有的五大宗派僧侶統一尊立曹洞宗爲正宗,創立了少林寺曹洞正宗派別,並撰寫了子孫輩訣,此後曆代少林寺弟子均照此取名,自此嵩山少林寺稱爲子孫推賢住持寺院。?
禅宗世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衆皆默然,唯迦葉破顔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故,摩诃迦葉尊者是爲禅宗初祖。?
西天二十八祖
初祖摩诃迦葉尊者 | 二祖阿難陀尊者 | 三祖商那和修摩尊者 | 四祖優婆多尊者 |
五祖提多迦尊者 | 六祖彌遮迦尊者 | 七祖婆頁密多尊者 |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 十祖脅尊者 |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 十二祖馬鳴大士 |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 十四祖龍樹尊者 |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 十六祖羅睺羅尊者 |
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 | 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 | 十九祖鸠摩羅多尊者 |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
二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 二二祖摩孥拿尊者 | 二三祖鶴勒那尊者 | 二四祖師子尊者 |
二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 二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 二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 二八祖菩提達摩尊者? |
中華禅宗
初祖菩提達摩大師 | 二祖慧可大師 | 三祖僧璨大師 |
四祖道信大師 | 五祖弘忍大師 | 六祖惠能大師 |
七世青原行思大師 | 八世石頭希遷大師 | 九世藥山惟俨大師 |
十世雲岩昙晟大師 | 十一世洞山良價大師? |
曹洞宗派
第一代洞山良價祖師 | 二世雲居道膺大師 | 三世同安道丕大師 |
四世同安觀志大師 | 五世梁山緣觀大師 | 六世大陽警玄大師 |
七世投子義青大師 | 八世芙蓉道楷大師 | 九世鹿門自覺大師 |
十世青州一辯大師 | 十一世大明僧寶大師 | 十二世玉山師體大師 |
十三世雪岩慧滿大師 | 十四世萬松行秀大師 | 十五世雪庭福裕大師? |
正宗續派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續派 | ||
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師 | 十六世二代靈隱文泰大師 | 十七世 三代还源福遇大师 |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师 |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 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师 |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师 |
二二世 八代无方可从大师 |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载大师 |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书大师 |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润大师 | 二六世 十二代无言正道大师 |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悦慧喜大师 |
二八世 十四代彼安海宽大师 |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强大师? | |
(以上爲少林寺住持和尚傳燈時期) |
(以下爲少林寺宗門法嗣傳燈時期) | ||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师 | 三三世 十九代玄兴大师 | 三四世 二十代祖轻大师 |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师 | 三六世 二二代净魁大师 | 三七世 二三代真礼大师 |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师 |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师 |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恒大师 |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盘大师 |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师 | 四三世 二九代贞绪禅师 |
四四世 三十代素喜禅师 |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德禅禅师 | 四十六世三十二代行正禅師 |
四十七世三十三代永國法師、永信法師 | 四十八世三十四代延佛法師、延心法師、延芫法師、延秧法師、延桓法師等? |
7少林下院
登封水峪寺 | 清豐普照寺 | 盤山北少林寺 | 熊耳山空相寺 |
新密超化寺 | 鄭州顯聖寺 | 商丘觀音寺 | 荥陽洞林寺 |
鞏義慈雲寺 | 昆明少林寺 | 昆明市官渡區官渡古鎮 | |
信息来源:少林寺官網,截至2015年3月? |
8旅遊貼士
位置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西北13公裏的中嶽嵩山南麓,與古都洛陽隔山相望。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周圍山巒環抱、峰峰相連,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東爲太室山,西爲少室山,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寺處少室山腳密林之中。
門票
中嶽景區:80.00元,嵩陽景區:80.00元聯票,少林寺+中嶽:180.00元聯票,少林寺+嵩陽:180.00元聯票,少林寺+中嶽+嵩陽:260.00元。(2015年3月)
開放時間
旺季(3月~11月):07:30~18:00 ,淡季(12月~2月):08:00~17:30。
交通路線
鄭州:去嵩山可先乘火车到达鄭州火车站,在鄭州火车站对面的市长途客运站乘车去中岳嵩山脚下登封市,再从登封市乘中巴可到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等主要景点。也可乘飞机到新郑国际机场,从新郑乘车到鄭州市长途客运站,然后乘车经登封去嵩山少林寺。经郑少高速去少林寺仅需1小时。
(1)在鄭州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乘坐发往登封的旅游专线车;
(2)在鄭州各长途客车站,都有发往登封的班车。从鄭州长途客车站乘车至登封,行程约2小时,高速约1小时,下车后原地转中巴,不出半个小时即到。火车站前有旅游直达车,车较少,开车时间视人数而定,约1小时到。
洛陽:沿洛少高速30分钟就可到达。洛陽火车站东侧即为洛陽汽车站,每天早上6点、7点均有旅游班车直达少林寺。也可乘飞机到洛陽机场,再乘83路公交车到达洛陽汽车站后转乘旅游班车前往。去往登封的长途汽车均经过少林道口,从这里到少林寺仅2公里路程。
(1)乘坐旅遊專線車;
(2)乘坐洛陽至鄭州(非高速)的班车,少林寺(或登封)下车;
(3)自駕車停車方便,停車場有上下三層。
其他:京廣線上的許昌市和枝柳線上的汝州市乘車,都可在2小時以內到達。
禁忌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爲“師”或“法師”,對住持僧人應稱其爲“長老”、“方丈”、“禅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爲“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汙辱性稱呼。
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爲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于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等話,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遊曆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
書中描述
【1】總舵主道:“這裏只有你我二人,不用怕難爲情。那海大富教你的武功,不論真也好,假也好,你試演給我瞧瞧。”韋小寶這才明白,他命關安基等四人出去,是爲了免得自己怕醜,眼見無可推托,說道:“是老烏龜教的,可不關我事,如果太也可笑,你罵他好了。”總舵主微笑道:“放手練好了,不用擔心!”韋小寶于是拉開架式,將海老公所教的小半套“大慈大悲千葉手”使了一遍,其中有些忘了,有些也還記得。總舵主凝神觀看,待韋小寶使完後,點了點頭,道:“從你出手中看來,似乎你還學過少林寺的一些擒拿手,是不是?”韋小寶學“大擒拿手”在先,自然知道這門功夫更加不行,原想藏拙,但總舵主似乎什麽都知道,只得道:“老烏龜還教過我一些擒拿法,是用來和小皇帝打架的。”于是將“大擒拿手”中的一些招式也演了一遍。總舵主微微而笑,說道:“不錯!”韋小寶道:“我早知你見了要笑。”
【2】黃土堂香主姚必達躊躇道:“少林寺方丈晦聰大師,在武林中聲望自是極高,不過他向來十分老成持重,不肯得罪官府。這幾年來,更定下一條規矩,連俗家子弟也不許輕易出寺下山,生怕惹禍生事。要聯絡少林派,這中間恐怕有很多難處。”
【3】外面敵人喧嘩叫嚷,卻誰也不敢沖門。過了一會,一個蒼老的聲音朗聲說道:“少林寺硬要替清涼寺出頭,將事情攬到自己頭上嗎?”禅房內衆人不答。隔了一會,外面那老者道:“好,今日就賣了少林寺十八羅漢的面子,咱們走!”外面呼嘯之聲此起彼伏,衆人都退了下去。韋小寶打量那十八名僧人,年老的已六七十歲,年少的不過三十左右,或高或矮,或俊或醜,僧袍內有的突出一物,似是帶著兵刃,心想:“他們是少林寺十八羅漢,那麽澄光方丈也是十八羅漢之一了。玉林老賊禿有恃無恐,原來早約下了厲害的幫手保駕。這些和尚在這裏坐禅入定,不知要搞到幾時,老子可不能跟他們耗下去,坐啊坐的,韋小寶別坐得變成了韋老寶!”站起身來,走到行癡身前跪下,說道:“大和尚,有少林寺十八羅漢保駕,您大和尚是笃定泰山了。我這就要回去了,您老人家有什麽吩咐沒有?”行癡睜開眼來,微微一笑,說道:“辛苦你啦。回去跟你主子說,不用上五台山來擾我清修。就算來了,我也一定不見。你跟他說,要天下太平,‘永不加賦’四字,務須牢牢緊記。他能做到這四字,便是對我好,我便心中歡喜。”韋小寶應道:“是!”
【4】不料那頭陀大聲道:“我正是胖頭陀!你們想拜我爲師嗎?我不收徒弟!你們跟誰學過武功?”那老僧道:“老衲是少林寺澄心,忝掌達摩院,這裏十七位師弟,都是少林寺達摩院的同侶。”
【5】胖頭陀“啊”的一聲,緩緩將韋小寶放了下來,說道:“原來少林寺達摩院的十八羅漢通統到了。你們不是想拜我爲師的。我一個人可打你們不過。”澄心合十道:“大家無冤無仇,都是佛門一派,怎地說到個‘打’字?‘羅漢’是佛門中聖人,我輩凡夫俗子,如何敢當此稱呼?武林中朋友胡亂以此尊稱,殊不敢當。遼東胖瘦二尊者,神功無敵,我們素來仰慕,今日有緣拜見,實是大幸。”說到這裏,其余十七名僧人一齊合十行禮。
【6】澄心指著韋小寶道:“這位小施主,跟我們少林寺頗有些淵源,求大師高擡貴手,放了他下山。”胖頭陀略一遲疑,眼見對方人多勢衆,又知少林十八羅漢個個武功驚人,單打獨鬥是毫不在乎,他十八人齊上就對付不了,便道:“好,看在大師面上,就放了他。”說著俯身在韋小寶腹上揉了幾下,解開了他的穴道。
【7】韋小寶一站起,便伸出右掌,說道:“那部經書,是這十八羅漢的朋友交給我的,命我送去……送去少林寺,交給住持方丈,你還給我罷?”胖頭陀怒道:“甚麽?這經書跟少林寺有甚麽相幹?”韋小寶大聲道:“你奪了我的經書,那是老和尚叫我去交給人的,非同小可,快快還來!”
【8】這情勢甚是分明,倘若少林僧出手阻攔,他左掌微一用力,韋小寶立時頭蓋破裂。擋住南方的幾名少林僧略一遲疑,念聲“阿彌陀佛”,只得讓開。胖頭陀提著韋小寶向南疾行,越走越快。少林寺十八羅漢展開輕功,緊緊跟隨。
【9】胖頭陀明知他是在作怪,仍是放松了他手腕,只左手輕輕按住他肩頭,陀他逃脫,道:“你自己搔罷!”韋小寶道:“啊喲,這他奶奶的跳蚤好厲害,定是三年沒吃人血了,本來矮矮胖胖的,現在餓得又瘦又癟,拚命來給老子爲難。”說著左手伸入衣領,用力搔癢。胖頭陀知他繞個彎兒,又來罵自己是跳蚤,只裝作不知,問道:“第四部經書藏在哪裏?”韋小寶道:“嗯,第四部經書,藏于什麽山少……少林寺的達……達什麽院啊?”胖頭陀吃了一驚,道:“藏在少林寺的達摩院?”
【10】韋小寶見他對少林十八僧十分忌憚,而這些少林僧又說是達摩院的,便故意出個難題,作弄他一下,料想他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到少林寺達摩院去盜經。
【11】少林寺是武林中的大門派,韦小宝曾听海大富说过,又听他说皇太后冒充武当派,皇太后则说海大富是崆峒派,武当、崆峒,想来也是两个大門派了,于是将第五部、第六部说成分藏武当、崆峒两山之中。胖头陀脸色越来越难看。韦小宝说第七部经书是云南沐王府中的人得了去,第八部则是在“云南什么西王的王府”之中。白寒枫曾给他吃过苦头,这么说可以给沐王府找些麻烦;吴三桂平西王府中好手如云,连师父也甚为忌惮,胖头陀如敢去惹事生非,定会吃个大大的苦头。
【12】不料胖頭陀全無異動,交還了經書,微微一笑,說道:“澄心大師,你們少林寺十八羅漢名滿天下,十八人打我一個,未免不大光彩罷!”
【13】澄心道:“善哉,善哉!小施主何必難過?他日若有緣法,請到少林寺來敘敘。”韋小寶哽咽道:“那是一定要來的。”澄心和衆僧作別而去。
【14】陸先生笑道:“韋公子何必過謙?這是公子所背誦的石碣遺文,我筆錄了下來,請公子指點,是否有誤。”說著讀道:“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特進衛國公李靖,右領軍大將軍宿國公程知節,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曹國公李績、徐州都督胡國公秦叔寶會于五台山錦繡峰,見東方紅光耀天,鬥大金字現于雲際,文曰:‘千載之下,爰有大清。東方有島,神龍是名。教主洪某,得蒙天恩。威靈下濟,丕赫威能。降妖伏魔,如日之升。羽翼輔佐,吐故納新。萬瑞百祥,罔不豐登。仙福永享,普世崇敬。壽與天齊,文武仁聖。’須臾,天現青字,文曰:‘天賜洪某《四十二章經》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蕩魔寺,二存山西筆架山天心庵,三存四川青城山淩霄觀,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當山真武觀,六存川邊崆峒山迦葉寺,七存雲南昆明沐王府,八存雲南昆明平西王府。’靖請恭錄天文,雕于石碣,以待來者。”陸先生抑揚頓挫的讀畢,問道:“有沒讀錯?”韋小寶道:“這是唐朝的石碣,怎會知道後世有個平西王吳三桂?”陸先生道:“上帝聰明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既知後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有吳三桂了。”韋小寶暗暗好笑,點頭道:“那也說得是。”心想:“不知你在搗什麽鬼?”陸先生道:“這石碑上的文字,一字也讀錯不得。雖然韋公子天賦聰明,但依我之見,那也是聖靈感動,才識得這些蝌蚪文字,日後倉卒之際,或有認錯。最好韋公子將這篇碑文讀得滾瓜爛熟,待洪教主召見之時,背誦如流,洪教主一喜歡,自然大有賞賜。”
【15】韋小寶在五台山上,見胖頭陀力敵少林寺十八羅漢,威風凜凜,此刻討這毒藥,顯是當洪教主怪罪之時便即自殺,才明白事態果真緊急,不由得害怕起來。
【16】這時山道狹窄,陸先生已不能與胖頭陀並肩而行,落後丈許。胖頭陀將嘴湊在韋小寶耳邊,低聲問道:“你那部《四十二章經》呢?”韋小寶道:“不在我身邊。”胖頭陀道:“那還用說?你身邊早已搜過了幾遍。到哪裏去啦?”韋小寶道:“少林寺十八羅漢拿了經書,自然去交了給他們方丈。”心想這瘦竹篙頭陀打不過少林十八羅漢,聽得經書到了少林寺方丈手中,自然不敢去要,就算敢去要,也必給人家攆了出來。
【17】韋小寶聽他語聲中大有懼意,而且顯然怕給陸先生聽到,低聲道:“你明明已搶到了經書,又還給了少林寺和尚,教主知道了,非將你丟入毒蛇窠不可。哼哼,就算暫時不罰你,派你去少林寺奪還經書,也有得夠你受的了。”胖頭陀身子一顫,默然不語。
【18】洪教主道:“碣文所示,這八部《四十二章經》散處四方,可是黑龍使報稱,其中四部是在皇宮之內,卻是何故?”黑龍使道:“想來這四部經書本在少林寺、沐王府等處,後來給鞑子搶入了宮中。”教主沈吟不語,黑龍使臉上懼意漸濃。
【19】康熙坐了下來,心想:“太後陰險毒辣,教我武功也決不會當真盡心,否則她將人打得骨節寸斷的厲害功夫,怎地半招也不傳我?我雖做了師父,其實比之這小子也強不了多少,沒什麽高明武功傳他。少林寺的和尚武功極高,此番父皇有難,也是他們相救……”
【20】康熙從書桌上拿起一個密封的黃紙大封套,說道:“這是封賞少林寺衆僧的上谕,你挑選四十名禦前侍衛,二千名骁騎營官兵,去少林寺宣旨辦事。辦什麽事,在上逾中寫著,到少林寺後拆讀,你遵旨而行就是。現下我升你的官,任你爲骁騎營正黃旗副都統,那是正二品的大官了。你本是漢人,我賜你爲滿洲人,咱們這叫作入滿洲擡旗。正黃旗是皇帝親將的旗兵,骁騎營更是皇帝的親兵。那禦前侍衛副總管的官兒仍然兼著。”他知韋小寶不學無術,年紀又小,當真做官是做不來的,因此兩個職位都是副手。韋小寶道:“只要能常在皇帝師父身邊,官大官小,奴才弟子倒不在乎。”說著大力磕頭謝恩,心想:“我好好是個漢人,現在搖身一變,變作滿洲鞑子了。”又想:“皇帝師父叫我不忙去清涼寺去做小和尚,卻先帶兵去少林寺頒旨,封賞救駕有功的諸位大師,多半是讓我出出風頭。這叫做先甜後苦,先做老爺,後打屁股。”
【21】韋小寶點了張康年、趙齊賢兩名侍衛,叫二人召約一批親近的侍衛。察爾珠點齊二千名骁騎營軍士。各參領、佐領參見副都統。皇帝賞給少林寺僧人的賜品,也即齊備,裝在幾十輛車上。皇帝要做什麽事,自是叱嗟立辦,只兩個多時辰,一切預備得妥妥帖帖。
【22】那宣旨的侍衛站在中間,朗聲說道:“骁騎營正黃旗副都統兼禦前侍衛副總管韋小寶聽者:朕叫你去少林寺辦事,誰叫你中途多管閑事?聽信小人的胡說八道,誣陷功臣,這樣瞎搞,豈不令藩王寒心?那些亂七八糟的說話,從此不許再提,若有一言一語泄漏了出去,大家提了腦袋回京來見朕罷。
【23】傍晚時分,押解元義方的侍衛和骁騎營官兵趕了上來。韋小寶碰了這個大釘子,大家賭錢也沒興致了。一路無話,不一日,到了嵩山少林寺。
【24】韋小寶取出聖旨,拆開封套,由張康年宣讀,只聽他長篇大論的讀了不少,什麽“法師等深悟玄機,早識妙理,克建嘉猷,夾輔皇畿”,什麽“梵天宮殿,懸日月之光華,佛地園林,動煙雲之氣色”,什麽“雲繞嵩嶽,鸾回少室,草垂仙露,林升佛日,倬焉梵衆,代有明哲”,跟著讀到封少林寺住持晦聰爲“護國佑聖禅師”,所有五台山建功的十八名少林僧皆有封賞,最後讀道:“茲遣骁騎營正黃旗副都統、兼禦前侍衛副總管、欽賜黃馬褂韋小寶爲朕替身,在少林寺出家爲僧,禦賜度牒法器,著即剃度,欽此。”
【25】前面那些文绉绉的骈四骊六,韋小寶聽了不知所雲,後面這段話卻是懂的,不由得臉上變色。康熙要他去五台山做和尚,他是答應了的,萬料不到竟會叫他在少林寺剃度。這道聖旨一直在他身邊,可是不到地頭,怎敢拆開偷看?何況就算看了,也不識其中寫些什麽。
【26】康熙派遣禦前侍衛、骁騎營親兵來到少林寺,原來不過護送韋小寶前來剃度出家,但皇帝替身,豈同尋常,若非如此大張旗鼓,怎能在少林群僧心目中顯得此事的隆重?
【27】骁騎營參領富春,禦前侍衛趙齊賢、張康年等向韋小寶告別。韋小寶取出三百兩銀子,要張康年在山下租賃民房,讓雙兒居住。少林寺向來不接待女施主入寺,雙兒雖已改穿了男裝,但達摩院十八羅漢都認得她是韋小寶的丫頭,是以她候在山下,只道傳過聖旨、封贈犒賞之後,韋小寶便即下山回京,哪料到他竟會在寺中出家。
【28】在寺中住了數日,百無聊賴,尋思:“小玄子要我去服侍老皇爺,卻叫我先在少林寺出家,不知什麽時候才讓我去五台山?”這日信步走到羅漢堂外,只見澄通帶著六名弟子正在練武,衆僧見他到來,一齊躬身行禮。
【29】心想:“常聽人說,少林寺武功天下第一,我來到寺裏做和尚,不學功夫豈不可惜?”突然間恍然大悟:“啊喲,是了!海大富這老烏龜教給我的狗屁少林派武功是假的,管不了用,小玄子叫我在少林寺出家,是要我學些少林派的真本事,好去保護老皇爺。可是我的師父在廿八年前早就死了,誰來教我功夫?”沈吟半晌,又明白了一事:“住持老和尚教我做他師弟,原來就是要讓我沒有師父,這老賊禿好生奸滑。嗯,是了,他見我是皇帝親信,乃是滿洲大官,決不肯把上乘武功傳給我這小鞑子。哼,你不教我,難道我不會自己瞧著學嗎?”
【30】在少林寺中遊蕩了月余,武功一點也沒學到。但他性子隨和,喜愛交結朋友,在寺中是位份僅次于方丈的前輩,既肯和人下交,所有僧衆自是對他都十分親熱。
【31】那藍衫女郎哼了一聲,問道:“你是少林寺的高僧?”韋小寶道:“僧就是僧,卻不是什麽高僧,你瞧我這麽矮,只不過是個矮僧。”藍衫女郎雙眉一軒,朗聲道:“我們聽人說道,少林寺是天下武學的總彙,七十二門絕藝深不可測。我姊妹倆心中羨慕,特來瞻仰,不料武功固是平平,寺裏和尚更加不守清規,油嘴滑舌,便如市井流氓一般,令人好生失望。師妹,咱們走罷!”說著轉身出亭。
【32】淨清攔在她身前,說道:“女施主來到少林寺,行凶打人,就算要走,也得留下尊師的名號。”
【33】韋小寶聽到“行凶打人”四字,心想:“原來她們打過人了,怪不得淨清他們要不依爭吵。”只見淨清、淨濟二人左頰上都有個紅紅的掌印,顯是各吃了一記巴掌。他和寺中僧衆閑談,早知這幾個知客僧的武功,在寺中屬于最末流,方丈便因他們口齒伶俐而武功極低,才派他們接待來寺隨喜的施主。少林寺在武林中亨大名千余年,每月前來寺中領教的武人指不勝屈,知客僧武功低微,便不致跟人動手,否則的話,少林禅寺變成了動武打架的場子,既礙清修,更大違佛家慈悲無诤之義,兼且不成體統。
【34】淨濟適才吃過她的苦頭,知道憑著自己這裏五人,無法截得住她們,這兩個少女下山去一加宣揚,說來到少林寺中打了兩個和尚,揚長而去,對方連自己的來曆也不知道,少林寺的名頭往哪裏擱去?便道:“我們四僧職司接待施主,武功低微之極,出家人和氣爲本,豈可妄自跟人動手?兩位既要領教敝寺武功,還請少待,貧僧去請幾位師伯師叔來,讓兩位見見便了。”說著轉身往寺中奔去。
【35】綠衫女郎還待再砍,藍衫女郎抽出刀來,當的一聲,架住了她鋼刀,叫道:“這小和尚活不成啦,咱們快走!”她想在少林寺殺了廟中僧人,這禍可闖得不小。
【36】忽听身后有人说道:“阿弥陀佛,快快救治。”蓝衫女郎哭道:“救……救不了啦。”只见一只手从背后伸过来,手指连动,点了绿衫女郎颈中伤口周围的穴道,说道:“救人要紧,姑娘莫怪。”嗤嗤声响,那人撕下衣襟,包住绿衫女郎的头颈,俯身将她抱起。蓝衫女郎手足无措,站起身来,见那人是个白须垂胸的老僧,抱了绿衫女郎,快步向山上奔去。她惶急之下,只得跟随其后,见那老僧抱着师妹奔进了少林寺山門,当即跟了进去。
【37】淨濟道:“是。”轉身說道:“啓禀方丈和首座師叔:弟子四人在半山亭中迎客,那兩位女施主要到寺來隨喜,便婉言相告,本寺向來的規矩,不接待女施主。那位年紀較大的女施主說:‘聽說少林寺自稱是武學正宗,七十二項絕藝,每一項都是當世無敵,我們便是要來見識見識,到底是怎樣厲害法。’弟子道:‘敝寺決不敢自稱武功當世無敵,天下各門各派,武功各有所長,少林派如何敢狂妄自大?’”
【38】原來那是爭鬥之際的無意之失,不能說是違犯戒律。師叔請坐。”親自端過一張椅子,放在晦聰下首,意思是說你不犯戒律,戒律院便管你不著,你是寺中尊長,自當對你禮敬。韋小寶嘻嘻一笑,坐了下來。澄識見他神態輕浮,說話無聊,忍不住道:“師叔雖不犯色戒,但見到女施主時,也當舉止莊重,貌相端嚴,才不失少林寺高僧的風度。”韋小寶笑道:“我這個高僧馬馬虎虎,隨便湊數,當不得真的。”
【39】他不知澄觀八歲便在少林寺出家,七十余年中潛心武學,從未出過寺門一步,博覽武學典籍,所知極爲廣博。少林寺達摩院專研本派武功,般若堂卻專門精研天下各家各派武功。
【40】少林寺众僧于隋末之时,曾助李世民削平王世充,其时武功便已威震天下,千余年来声名不替,固因本派武功博大精深,但般若堂精研别派武功,亦是主因之一。通晓别派武功之后,一来截长补短,可补本派功夫之不足;二来若与别派高手较量,先已知道对方底细,自是大占上风。少林弟子行侠江湖,回寺参见方丈和本师之后,先去戒律院禀告有无过犯,再到般若堂禀告经历见闻。别派武功中只要有一招一式可取,般若堂僧人便笔录下来。如此积累千年,于天下各門派武功了若指掌。纵然寺中并无才智卓杰的人才,却也能领袖群伦了。
【41】澄心微笑道:“先前我還道武林中出了哪一位高手,調教了兩個年輕姑娘,有意來折辱本派,有點兒擔心。少林寺享名千載,可別在咱們手裏栽了筋鬥。”衆僧都微笑點頭。
【42】那女郎哼了一聲,道:“少林寺的和尚就會油嘴滑舌。”她只道澄觀跟自己說笑,卻不知這老和尚武功雖強,卻全然不通世務。他一生足不出寺,寺中僧侶嚴守妄言之戒,從來沒人跟他說過一句假話,他便道天下絕無說假話之事。他聽那女郎說少林寺和尚油嘴滑舌,心想:“難道今天齋菜之中,豆油放得多了?”伸袖抹了抹嘴唇,不見有油,舌頭在口中一卷,也不覺得如何滑了。正自詫異,那藍衫女郎低聲喝道:“出去,別吵醒了我師妹!”
【43】韋小寶道:“什麽不大好,簡直糟糕之極。咱們少林派這一下子,可就抓不到武林中的牛耳朵、馬耳朵了。你是般若堂首座,不想個法子,怎對得起幾千幾萬年來少林寺的高僧?你死了之後,見到法什麽禅師、靈什麽禅師,還有我的師兄晦智禅師,大家責問你,說你只是吃飯拉屎,卻不管事,不想法子保全少林派的威名,豈不羞也羞死了?”
【44】韋小寶道:“誰教你想不出武功速成的法子?方丈丟臉,你自己丟臉,那也不用說了,少林派從此在武林中沒了立足之地,本寺幾千名和尚,都要去改拜這兩個小姑娘爲師了。大家都說,花了幾十年時光來學少林派武功,又有什麽用?兩個小姑娘只學得一年半載,便喀喇、喀喇、喀喇,把少林寺和尚的手腳都折斷了。大家保全手腳要緊,不如恭請小姑娘來做般若堂首座罷!”
【45】这番言语只把澄观听得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双手不住发抖,颤声道:“是,是!请两位小姑娘来做本寺的方丈、首座,唉,那……那太也丢脸了。”韦小宝道:“可不是吗?那时候咱们也不叫少林派了。”澄观问道:“那……那叫什么派?”韦小宝道:“不如干脆叫少女派好啦,少林寺改名少女寺。只消将山門上的牌匾取下来,刮掉那个‘林’字,换上一个‘女’字,只改一个字,那也容易得紧。”澄观脸如土色,忙道:“不成,不成!我……我这就去想法子。师叔,恕师侄不陪了。”合十行礼,转身便走。
【46】他每走進一條小巷,便傾聽有無呼幺喝六之聲,尋到第七條巷子時,終于聽到有人叫道:“天九王,通吃!”這幾個字鑽入耳中,當真說不出的舒服受用,比之少林寺中時時刻刻聽到的“南無阿彌陀佛”,實有西方極樂世界與十八層地獄之別。
【47】那藍衫女郎冷笑道:“你一進鎮來,我們就跟上了你,瞧你來幹什麽壞事。”韋小寶背上全是冷汗,強笑道:“是,是。這位姑娘,你……你頭頸裏的傷……傷好……好了嗎?”綠衫女郎哼了一聲,並不理睬。藍衫女郎怒道:“我們每日裏候在少林寺外,要將你碎屍萬段,以報辱我師妹的深仇大恨。哼,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叫你這惡僧撞在我們手裏。”
【48】衆妓奔出小巷,韋小寶一躍上馬,向少林寺疾馳而去。
【49】一口氣馳回少林寺,縱馬來到後山,躍下馬背,悄悄從側門蹑手蹑腳的進寺,立即掩面狂奔,回到自己禅房。他洗去臉上殘脂膩粉,穿上僧袍,這才心中大定,尋思:“這兩個大老婆、小老婆倘若來寺吵鬧,老子給她們一個死不認帳。”
【50】韋小寶道:“咱們少林寺高僧怕了她們,不敢出寺,那還成什麽話?”
【51】淨濟道:“師侄孫已禀報了方丈。他老人家命我來禀告師叔祖,請你暫且讓她們一步,料想兩個小姑娘也不會有長性,等了幾天沒見到你,自然走了。方丈說道,武林中朋友只會說我們大人大量,決不能說堂堂少林寺,竟會怕了兩個無門無派的小姑娘。”
【52】韋小寶暗暗好笑,攜著他手,從側門走出少林寺來。澄觀連寺畔的樹林也未見過,眼見一大片青松,不由得啧啧稱奇,贊道:“這許多松樹生在一起,大是奇觀。我們般若堂的庭院之中,只有兩棵……”
【53】藍衫女郎知道只要這老和尚全力施爲,自己擋不住他一招半式,眼下師妹被擒,自己如也落入其手,無人去報訊求救,當即向後躍開,叫道:“你們要是傷了我師妹一根毛發,把你們少林寺燒成白地。”
【54】澄觀愕然不解,只覺此事大大的不對,但錯在何處,卻又說不上來,過了一會,才道:“師叔,我們請這女施主入寺,好像不合規矩。”韋小寶道:“什麽不合規矩?她進過少林寺沒有?方丈和戒律院首座都說沒什麽不對,自然是合規矩了,是不是?”他問一句,澄觀點一下頭,只覺他每一句話都是無可辯駁。眼見小師叔脫下身上僧袍,罩在那女郎身上,抱了她從側門進寺,只得跟在後面,臉上一片迷惘,腦中一團混亂。
【55】韋小寶一怔,沒料到這老和尚生性淡泊,全無競爭之心,說道:“她又不是本寺僧侶,搶了般若堂首座位子,咱們少林寺的臉面往哪裏擱去?你若存此心,便是對不起少林派。”說著臉色一沈,只把澄觀嚇得連聲稱是。韋小寶板起了臉道:“是了。你且出去,在外面等著,我要勸她了。”澄觀躬身答應,走出禅房,帶上了門。
【56】他畢生長于少林寺中,自剃度以來,從未出過寺門一步。
【57】少林寺中有人施展拳腳,自然每一招都有根有據,有人講到各派武功,自然皆是精妙獨到之招,這些小孩子的胡打亂踢,人人都見得多了,偏偏就是這位少林寺般若堂首座、武學淵博的澄觀大師從來沒見過,也從來沒聽人說過。他再看得十余招,不由得目瞪口呆,連“奇哉怪也”的感歎之辭也說不出口了,眼前種種招式,紛至沓來:“這似乎是武當長拳的‘倒騎龍’,可是收式不對。難道是從崆峒派‘雲起龍骧’這一招中化出來?咦,這一腳踢得更加怪了,這樣直踢出去,給人隨手一拿,便抓住了足踝。但武學之道,大巧不能勝至拙,其中必定藏有極厲害的後著變化。啊,這一招她雙手抓來,要抓我頭發,可是我明明沒有頭發,那麽這是虛招了。武術講究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爲什麽要抓和尚頭發,其中深意,不可不細加參詳……”
【58】澄觀籲了一口氣,心下兀自將信將疑,臉上卻有了笑容,說道:“師叔,當真這是亂打一氣?怎地我從來沒見過?”韋小寶笑道:“少林寺中,自然從來沒這等功夫。”澄觀擡頭想了半天,一拍大腿,道:“是了。這位女施主這些拳腳雖然奇特,其實極易破解,只須用少林長拳最粗淺的招式,便可取勝。只是……只是師侄心想天下決無如此容易之事,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良賈深藏若虛,外表看來極淺易的招式之中,定然隱伏有高深武學精義。難道這些拳腳,真的並無高深之處?這倒奇了。這位女施主爲什麽要在這裏施展,那些招式似乎不登大雅之堂……那豈不是贻笑方家麽?”韋小寶笑道:“我看也沒什麽奇怪。她使不出什麽新招了,就只好胡亂出手。
【59】韋小寶所受刀傷甚輕,少林寺中的金創藥又極具靈效,養息得十多天,也就好了。他是當今皇帝的替身,在寺中地位尊崇,誰也不敢問他的事,此事既非衆所周知,只要他自己不說,旁人也就不知。他養傷之時,澄觀將兩個女郎所施的各種招式一一錄明,想出了破解的法子,一等韋小寶傷愈,便一招一式的傳他。
【60】摩诃迦葉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稱爲“頭陀第一”,禅宗奉之爲初祖。少林寺屬于禅宗,注重心悟。想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不著一言,妙悟于心,那是何等超妙的境界?後人以“拈花”兩字爲這路擒拿手之名,自然每一招都是姿式高雅,和尋常擒拿手的扳手攀腿,大異其趣。只是韋小寶全無內力根基,以如此斯文雅致的手法拿到了高手身上,只要被對方輕輕一揮,勢必摔出幾個筋鬥,跌得鼻青目腫,不免號啕大哭,微笑雲雲,那是全然說不上了,幸而那兩個女郎也是全無內力,以此對付,倒也用得上。澄觀心想對方是兩個少女,不能粗魯相待,因此教的著重于這路手法。
【61】衆人見韋小寶年紀幼小,神情賊忒嘻嘻,十足是個浮滑小兒,居然是少林寺中與方丈並肩的禅師,均感訝異。葛爾丹王子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這位小高僧真是小得有趣,哈哈,古怪,古怪。”韋小寶合十道:“阿彌陀佛,這位大王子真是大得滑稽,嘻嘻,希奇,希奇!”葛爾丹怒道:“我有什麽滑稽希奇?”韋小寶道:“小僧有什麽有趣古怪,殿下便有什麽滑稽希奇了,難兄難弟,彼此彼此,請請。”說著便在晦聰方丈的下首坐下,澄觀站在他身後。
【62】晦聰方丈道:“三位貴人降臨寒寺,不知有何見教?”昌齊喇嘛道:“我們三人在道中偶然相遇,言談之下,都說少林寺是中原武學泰山北鬥,好生仰慕。我們三人都僻處邊地,見聞鄙陋,因此上一同前來寶寺瞻仰,得見高僧尊範,不勝榮幸。”他雖是西藏喇嘛,卻說得好一口北京官話,清脆明亮,吐屬文雅。
【63】晦聰道:“不敢當。蒙古、西藏、雲南三地,素來佛法昌盛。三位久受佛法光照,自是智慧明澈,還盼多加指點。”昌齊喇嘛說的是武學,晦聰方丈說的卻是佛法。少林寺雖以武功聞名天下,但寺中高僧皆以勤修佛法爲正途,向來以爲武學只是護持佛法的末節。
【64】葛爾丹道:“聽說少林寺曆代相傳,共有七十二門絕技,威震天下,少有匹敵。方丈大師可否請貴寺衆位高僧一一試演,好讓小王等一開眼界?”晦聰道:“好教殿下得知,江湖上傳聞不足憑信。敝寺僧侶勤修參禅,以求正覺,雖然也有人閑來習練武功,也只是強身健體而已,區區小技,不足挂齒。”葛爾丹道:“方丈,你這可太也不光明磊落了。你試演一下這七十二項絕技,我們也不過是瞧瞧而已,又偷學不去的,何必小氣?”
【65】少林寺名氣太大,上門來領教武功之人,千余年來幾乎每月皆有,有的固是誠心求藝,有的卻是惡意尋釁,寺中僧侶總是好言推辭。就算來者十分狂妄,寺僧也必以禮相待,不與計較,只有來人當真動武傷人,寺僧才迫不得已,出手反擊,總是教來人討不了好去。像葛爾丹王子這等言語,晦聰方丈早已不知聽了多少,當下微微一笑,說道:“三位若肯闡明禅理,講論佛法,老僧自當召集僧衆,恭聆教益。至于武功什麽的,本寺向有寺規,決計不敢妄自向外來的施主們班門弄斧。”
【66】葛爾丹雙眉一挺,大聲道:“如此說來,少林寺乃是浪得虛名。寺中僧侶的武功狗屁不如,一錢不值。”晦聰微笑道:“人生在世,本是虛妄,本就狗屁不如,一錢不值。五蘊皆空,色身已是空的,名聲更是身外之物。殿下說敝寺浪得虛名,那也說得是。”
【67】韋小寶嘻嘻一笑,說道:“大王子當然是勝過小和尚了。小和尚確是狗屁不如,一錢不值。大王子卻是有如狗屁,值得一錢,這叫做勝了一籌。”站著的衆人之中,登時有幾人笑了出來。葛爾丹大怒,忍不住便要離座動武,隨即心想:“這小和尚在少林寺中輩份甚高,只怕真有些古怪,也未可知。”
【68】這一來,大殿上衆人無不聳動。眼見這小和尚年紀幼小,居然已練成少林派內功最高境界的“金剛護體神功”,委實不可思議,均想:“難怪這小和尚能身居少林派“晦”字輩,與少林寺住持、成名已垂數十年的晦聰方丈並肩。”其實晦聰和澄觀接镖的手段也都高明之極,若非內外功俱臻化境,決難辦到,只是韋小寶所顯的“本事”太過神妙,人人對這兩位老僧便不加注意了。
【69】昌齊又道:“少林寺的武功,我們已見識到了,自然不是浪得虛名,狗屁不如。只不過聽說貴寺窩藏婦女,于這清規戒律,卻未免有虧。”晦聰臉色一沈,說道:“大喇嘛此言差矣!敝寺素不接待女施主進寺禮佛,窩藏婦女之事,從何說起?”昌齊笑道:“可是江湖上沸沸揚揚,卻是衆口一辭。”晦聰方丈微微一笑,說道:“江湖流言,何必多加理會?終須像晦明師弟一般,于外界橫逆之來,全不動心,這才是悟妙理、證正覺的功夫。”
【70】晦聰說道:“殿下要搜查本寺,不知是奉了誰的命令?”葛爾丹說道:“是我本人下令就行了,何必再奉別人命令?”晦聰道:“這話不對了。殿下是蒙古王子,若在蒙古,自可下令任意施爲。少林寺不在蒙古境內,卻不由殿下管轄。”葛爾丹指著馬總兵道:“那麽他是朝廷命官,由他下令搜寺,這總成了。”他眼見少林僧武功高強,人數衆多,倘若動武,己方數十人可不是對手,又道:“你們違抗朝廷命令,那便是造反。”
【71】晦聰道:“違抗朝廷的命令,少林寺是不敢的。不過這一位是雲南平西王麾下的武官,平西王權力再大,也管不到河南省來。”晦聰爲人本來精明,只是一談到禅理,就不由得將世事全然置之度外,除此之外,卻是暢曉世務,與澄觀的一竅不通全然不同。
【72】葛爾丹身後忽有一人嬌聲說道:“殿下,我妹子明明是給這小和尚捉去的,快叫他們交出人來,否則我們決不能罷休,一把火將少林寺燒了。”這幾句話全是女子聲音,但說話之人卻是個男人,臉色焦黃,滿腮濃髯。
【73】他顛三倒四的說了一大串,旁人雖然不能盡曉,但也都知道那女郎不在寺中,而且韋小寶被她下了毒,正要找她拿解藥解毒,否則性命難保。衆人見他形貌質樸,這番話說得極是誠懇,誰都相信不是假話,只想:“就算寺中當真窩藏婦女,而住持又讓人搜查,少林寺百房千舍,一時三刻卻哪裏搜得出來?當真要搜,多半徒然自討沒趣。”
【74】晦聰一聽,微微一笑,心想哪有此事。澄觀更不知妓院是什麽東西,還道是類似少林寺戒律院、達摩院、菩提院的所在,心道:“小師叔勇猛精進,勤行善法,這是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在妓院中修行,那也很好啊!”
【75】衆人見澄觀年逾八旬,一副呆頭呆腦的模樣,適才聽他說話結結巴巴,辭不達意,普天下要找一個比他更不油嘴滑舌之人,只怕十分爲難。這一來,對那女郎的話更加不信了,都覺今日貿然聽了她異想天開的一面之辭,來到少林寺出醜,頗爲後悔。
【76】葛爾丹上上下下的向他打量,說道:“原來你就是殺死鳌拜的小太監。我在蒙古,也曾聽到過你的名頭。鳌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那麽你的武功,並不是在少林寺中學的了。”
【77】到得大雄寶殿,张康年取出圣旨宣读,却只是几句官样文章,皇帝赐了五千两银子给少林寺,修建僧舍,重修佛像金身,又册封韦小宝为“辅国奉圣禅师”。晦聪和韦小宝叩头拜谢。张康年道:“皇上吩咐,要辅国奉圣禅师克日启程,前往五台山。”这事早在韦小宝意料之中,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78】第二幅是一個小和尚走進一座廟宇,廟額上寫的也是“清涼寺”三字。小和尚身後跟著一群僧侶,衆僧頭頂寫著“少林寺和尚”五字。前面三字,韋小寶倒也識得,“和尚”兩字雖然不識,卻也猜得到。
【79】晦聰微笑道:“恭喜師弟,皇上派你去住持清涼寺。清涼寺乃莊嚴古刹,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比少林寺尤早。師弟出主大寺,必可宏宣佛法,普渡衆生,昌大我教。”韋小寶搖頭苦笑,說道:“這住持我是做不來的,一定搞得笑話百出,一塌胡塗。”晦聰道:“聖旨中畫明要師弟帶領一群本寺僧侶,隨同前往。師弟可自行挑選。大家既是你相熟的晚輩,自當盡心輔佐,決無疏虞,師弟大可放心。”
【80】韋小寶呆了半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皇帝思慮周詳,當時派自己來少林寺出家,早就安排下了今日之事。讓自己在少林寺住了半年有余,得與群僧相熟,以便挑選合意僧侶,同赴清涼寺。老皇帝既已出家,決不願由侍衛官兵保衛,說不定竟然來個不別而行,從此再也找不到他。少林僧武功卓絕,由自己率領了保護皇帝,比之侍衛官兵是穩妥得多了。
【81】何況此事乃天大機密,皇帝倘若派遣侍衛官兵,去保衛五台山的一個和尚,必定沸沸揚揚,傳得舉世皆知。衆侍衛中也必有識得老皇帝的。由一個少林僧入主清涼寺,卻十分尋常,以前清涼寺的住持澄光,本就是少林寺的十八羅漢之一。又想:“倘若小皇帝起初就命我去清涼寺出家,仍然太過引人注目,到少林寺來轉得一轉,就不會有人疑心了。”想到此處,對康熙的布置不由得大是欽服。
【82】張康年低聲道:“韋大人,皇上派你辦什麽大事,我們不敢多問。你有什麽差遣,盡管吩咐好了。給你辦事就是給皇上辦事,大夥兒一樣的奮勇爭先。”趙齊賢道:“倘若韋大人要辦什麽事,一時不得其便,我們或許可以稍盡微力。比方……比方說,韋大人如果要取少林寺中的武功秘本,我們就來放火燒寺,一場大亂,韋大人就可乘機下手。”張康年吃吃而笑,悄聲道:“是啊,這叫做乘火打劫,渾水摸魚。”
【83】韋小寶一怔,隨即明白:“是了,他們一定在猜想皇上派我來少林寺做和尚,到底有什麽用意,這次交來的密旨之中,又說了些什麽。他們知道皇上好武,派我來少林寺出家,自然是盜取武功秘本了。”笑了一笑,也低聲道:“兩位放心!這個……我已經得手啦。”
【84】趙齊賢想了片刻,已明白其中道理,道:“原來這些武功秘訣都是圖譜,韋大人看熟後已牢牢記住。”張康年也即省悟,贊道:“那是更加好了,倘若將秘本盜了出去,廟裏和尚自然會知道,終究……終究不如那個最好,看過後記住,卻是神不知鬼不覺。那也全仗韋大人天生的絕頂聰明,像我這等蠢才,就說什麽記不住。”韋小寶見二人又誤會他所說的圖畫是少林寺武功圖譜,暗暗好笑,說道:“張兄不必太謙,在寺裏慢慢的看,一天兩天不成,幾個月下來,終于記住了。”兩人齊聲稱是,心想你在寺中半年有余,少林派武學的圖譜一定記了不少。
【85】韋小寶道:“你們快去查查。這群人來到少林寺,鬼鬼祟祟,看樣子也是想偷盜寺裏的武功秘本。尤其是那個總兵,不知是誰的部下,他身爲朝廷命官,竟膽敢想壞皇上的大事,委實大逆不道,存心造反。你們查到是何人主使,倒是一件大大的功勞。”二人喜道:“這個容易,他們下山不久,一定追得上。那總兵有名有姓,一查便知。”韋小寶明知那馬總兵是吳三桂部下,卻故意誣陷,假作不知他來曆,讓一衆禦前侍衛查知,禀告皇上邀功,遠勝于自己去誣告。
【86】雙兒在民家寄居,和他分別半年有余,乍看之下,驚喜交集,雖早聽張康年轉告,主人已在少林寺出家,也不知哭過了多少場,這時親眼見到他光頭僧袍,忍不住又哭了出來。
【87】一行人一路無話,不一日來到五台山下。剛要上山,只見四名僧人迎將上來,當先一名老僧合十問道:“衆位是少林寺來的師父嗎?”韋小寶點點頭。那老僧道:“這一位想必是法名上晦下明的禅師了?”韋小寶又點點頭。四僧一齊拜倒,說道:“得知禅師前來住持清涼,衆僧侶不勝之喜,已在山下等候多日了。”
【88】自澄光回歸少林寺,清涼寺由老僧法勝住持。康熙另行差人頒了密旨給法勝,派他去長安慈雲寺作住持,一等少林僧來,便即交接。長安慈雲寺比清涼寺大得多,法勝甚是欣喜,派了四僧在五台山下迎接。
【89】當下率領了四僧,來到後山小廟。小沙彌通報進去,玉林等聽得住持到來,出門迎迓。一見之下,玉林、行癡、行顛都是大爲錯愕。三僧只聽說新住持晦明禅師是少林寺晦聰方丈的師弟,是一位年紀甚輕的高僧,不料竟然是他。
【90】韋小寶道:“澄光師侄,請你給三位說說。”玉林知道新住持法名“晦明”,也知少林寺“晦”字輩比“澄”字輩高了一輩,但眼見這小和尚油頭滑腦,卻對這位本寺前任住持、莊嚴慈祥的有德老僧口稱“師侄”,還是心下一怔。
【91】這三十六名僧人都是少林寺高手,尋常喇嘛自然不是敵手,沖出數十丈後,擋路喇嘛愈聚愈多。澄心等拳打足踢、掌劈指戳,頃刻間打倒了數十人。澄心高聲叫道:“敵人勢大,沖不出去,暫且回寺,再作道理。”他內力深厚,這幾句呼聲遠遠傳了出去,山谷鳴響。澄通也縱聲叫道:“沖不出去,如何是好?”澄心叫道:“大家捉些喇嘛回去,教他們有所顧忌,不敢胡亂害人。”衆僧或雙手各抓一名喇嘛,或肩上扛了一名,轉身入寺。澄心與澄光斷後,又點倒了數人。但聽得喇嘛陣後有人以藏語傳令。衆喇嘛呐喊叫罵,卻不追來。
【92】康熙道:“我派侍衛到少林寺傳旨,他們說見到了一個蒙古王子,幾個喇嘛,又有幾名武官。是不是?”韋小寶道:“是啊。”康熙道:“你吩咐他們暗中查察,這幾人辦事倒也得力。一查之下,便查到那蒙古王子叫作葛爾丹。那武官名叫馬寶,是吳三桂那厮手下的總兵。他們和喇嘛勾結謀叛,意欲不利于父皇。”
【93】韋小寶道:“是,那西藏活佛是否知道老皇爺的身份,現下難以明白,不過那個挑撥活佛,前來冒犯老皇爺的人,恐怕……恐怕多半知道內情。”康熙點了點頭。韋小寶突然害怕起來,說道:“皇上,奴才可的的確確守口如……如什麽的,知道事關重大,連做夢也沒泄漏過半句。”康熙道:“你不會說,我是信得過的。玉林和行顛兩位自然也不會說。少林寺晦聰方丈和澄光大師就算猜到了一些,他們是有德高僧,決不會向人吐露,算來算去,只有那……那老……老賤人了。”
【94】澄心、澄光等齊叫:“不可傷人。”出手阻攔。那僧人又是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輩的僧人各施絕技化開,可是衆僧的虎爪手、龍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龍功等等,卻也沒能抓住此人。衆僧驚詫之下,都是心念一閃:“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95】韦小宝道:“不瞒师太说,清凉寺大雄寶殿中那三十六名少林僧,有的是达摩院首座,有的是般若堂首座……哎唷……哎唷……少林派大名鼎鼎的十八罗汉都在其内,个个都是少林派一等一的头挑高手。他们三十六人敌不过你师太一个人……哎唷……”顿了一顿,又道:“早知如此,我也不入少林寺了,哎唷……拜了师太为师,那可高上百倍。”
【96】白衣尼冷峻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在少林寺學藝幾年了?”
【97】韋小寶心想老皇爺出家之事自當隱瞞,說道:“小皇帝派我作他替身,到少林寺出家,後來又派我去清涼寺。少林派的武功我學得很少,其實就算再學幾十年,把什麽韋陀掌、般若掌、拈花擒拿手等等都學全了,在你老人家面前,那也毫無用處。”
【98】韋小寶道:“師太,總而言之,是我胡塗,武功又差。那一日姑娘到少林寺去玩……”白衣尼道:“你去少林寺?女孩兒家怎麽能去少林寺?”韋小寶心中又是一喜:“她去少林寺,原來不是師太吩咐的,那更加好了。”說道:“那不是姑娘自己去的,是她的一位師姊要去,姑娘拗不過她,只好陪著。”
【99】韋小寶道:“那時我奉了鞑子小皇帝之命,做他替身,在少林寺出家爲僧,見到另一位姑娘向少林寺來,姑娘跟在後面,顯然是不大願意。”
【100】白衣尼轉頭問道:“是阿琪帶你去的?”阿珂道:“是。”白衣尼道:“那便怎樣?”阿珂道:“他們少林寺的和尚凶得很,說他們寺裏的規矩,不許女子入寺。”
【101】韋小寶道:“姑娘說,既然人家不讓進寺,那就回去罷。可是少林寺的四個知客僧很沒禮貌,胡言亂語,得罪了兩位姑娘,偏偏武功又差勁得很。”
【102】韋小寶搶著道:“那全是少林寺知客僧的不是,這是我親眼目睹的。他們伸手去推兩位姑娘。師太你想,兩位姑娘是千金之體,怎能讓四個和尚的髒手碰到身上?兩位姑娘自然要閃身躲避,四個和尚毛手毛腳,自己將手腳碰在山亭柱子上,不免有點兒痛了。”
【103】白衣尼哼了一聲,道:“少林寺武功領袖武林,豈有如此不濟的?阿珂,你出手之時,用的是哪幾招手法?”阿珂不敢隱瞞,低頭小聲說了。白衣尼道:“你們將四名少林僧都打倒了?”阿珂向韋小寶望了一眼,恨恨的道:“連他是五個。”
【104】白衣尼道:“你們膽子倒真不小,上得少林寺去,將人家五位少林寺僧人的手足打脫了骱。”雙目如電,向她全身打量。
【105】白衣尼先前聽到兩名弟子上少林寺胡鬧,甚是惱怒,但見她頸中刀痕甚長,登生憐惜之心,問道:“他怎地羞辱你?”
【106】韋小寶道:“是,是。是我知道自己不對,想討好姑娘,因此請了她進寺。我心裏想,這件事總是因姑娘想進少林寺逛逛而起,寺裏和尚不讓她進寺,難怪她生氣,因此……這就大了膽子,請了姑娘去般若堂玩玩,叫一個老和尚陪著姑娘說話解悶。”
【107】晚飯過後,白衣尼問起阿琪的下落。阿珂道:“那日在少林寺外失散之後,就沒再見到師姊,只怕……只怕已給他害死了。”說著眼睛向韋小寶一橫。韋小寶忙道:“哪有此事?我見到阿琪姑娘跟蒙古的葛爾丹王子在一起,還有幾個喇嘛,吳三桂手下的一個總兵。”
【108】白衣尼一聽到吳三桂的名字,登時神色憤怒之極,怒道:“阿琪她幹什麽跟這些不相幹的人混在一起?”韋小寶道:“那些人到少林寺來,大概剛好跟阿琪姑娘撞到。師太,你要找她,我陪著你,那就很容易找到了。”白衣尼道:“爲什麽?”
【109】阿珂怒極,提刀呼呼呼三刀。幸好這些招數,在少林寺般若堂中都已施展過,澄觀和尚——想出了拆解之法。韋小寶受過指點,當下逐一避過。阿珂砍他不中,更是氣惱,柳葉刀使得越加急了。再過數招,韋小寶已感難以躲閃,只得拔出匕首,當的一聲,將她柳葉刀削爲兩截。
【110】鄭克塽道:“晚輩承三位師父傳過武藝。啓蒙的業師姓施,是武夷派高手。第二位師父姓劉,是福建莆田少林寺的俗家高手。”白衣尼道:“嗯,這位劉師傅尊姓大名?”鄭克塽道:“他叫劉國軒。”
【111】那喇嘛斜眼看他,問道:“你腦袋當真不怕刀砍?”韋小寶摘下帽子,道:“你瞧,我的辮子已經練斷了,頭發越練越短,頭頂和頭頸中的神功已經練成。等到頭發練得一根都沒有了,你就是砍在我胸口也不怕了。”他在少林寺、清涼寺出家,頭發剃得精光,這時長起還不過一寸多長。當時除了和尚和天生禿頭之外,男子人人都留辮子,似他這般頭上只長一寸頭發,確是世間所無。至于頭發越練越短雲雲,是他記起了當日在康親王府中,見到吳應熊那些“金頂門”隨從的情景。
【112】韋小寶道:“我師父讀了以後,想不出其中秘密,現下把這經書給你,請你好好想想。倘若發見了其中秘密,你務必要遍告普天下和尚廟、尼姑庵,可不許自私,只興旺你們的喇嘛教。你答允不答允?”桑結笑道:“自然答允,請你師父放心好啦。”韋小寶道:“你如想不出,就交到少林寺去。少林寺的和尚想不出,請他們交到五台山清涼寺。清涼寺的和尚想不出,就交到揚州的禅智寺去。一個交一個,總之要找到經書中的秘密爲止。”
【113】韋小寶又道:“我師父說,你念完這部《四十二章經》後,如果心慕佛法,還想再念,你可以再來找她老人家,我們還有金剛經、法華經、心經、大般若經、小般若經、長阿含經、短阿含經、不長不短中阿含經、老阿含經、少阿含經……”一連串說了十幾部佛經的名字,都是他在少林寺清涼寺出家時聽來的,其中自不免說錯了不少。
【114】白衣尼向他凝視半晌,問道:“你在少林寺、清涼寺這許多時候,難道寺中高僧師父,沒傳你武功麽?”韋小寶道:“功夫是學了一些的,可惜晚輩學而不得其法,只學了些招式皮毛,卻沒練內功。”白衣尼向阿珂瞧了一眼,問道:“那爲什麽?”韋小寶道:“來不及練。”白衣尼道:“什麽來不及?”
【115】冯难敌道:“顾先生此意极是高明。众位既无异议,咱们便分成一十八省,各组‘锄奸盟’,每省推举一位盟主。咱们分省之法,不依各人本身籍贯,而是瞧那門派帮会的根本之地在什么省。例如少林寺的僧俗弟子,不论是辽东人也好,云南人也好,都属河南省。华山派弟子都属陕西省。众位意下如何?”
【116】過不多時,好幾省的盟主先行推舉了出來。河南省是少林寺方丈晦聰禅師,湖北省是武當派掌門人雲雁道人,陝西省是華山派掌門人“八面威風”馮難敵,雲南省是沐王府的沐劍聲沐公子,福建省是延平郡王的次公子鄭克塽,都是衆望所歸,一下子就毫無異議的推出。其他各省有些爭執了一會,有些爭持不決,請顧亭林過去秉公調解,終于也一一推了出來。其中三省由天地會的分堂香主擔任盟主,天地會可算得極有面子。
【117】他來到自己住處,闩上房門,將六部經書逐一拆開,果見每部經書封皮的夾縫中,都有許多羊皮碎片。他取出碎片,將書畫縫起還原,縫不到半部,便覺厭煩,心想:“雙兒如在這裏就好了,她此刻多半還在少林寺外等我。我給九難師父捉了去,這好丫頭一定擔心得要命,得派人去叫她來。”又縫了幾針,眼睛已不大睜得開,藏好經書便睡。
【118】兩人攜手出宮,乘馬來到王府。康親王隆重款待,極盡禮數,這一次卻無外客。飯罷,康親王邀他到書房之中,說些閑話,贊他代皇上在少林寺出家,積下無數功德善果,又贊他年紀輕輕,竟已做到禦前侍衛副總管、骁騎營都統,前程實是不可限量。韋小寶謙遜一番,說以後全仗王爺提攜栽培。
【119】韋小寶在少林寺中曾見過葛爾丹,這人驕傲橫蠻,曾令部屬向他施發金镖,若不是有寶衣護身,早已命喪镖下,心想他的使者也決非好人,眼見那罕帖摩約莫五十多歲年紀,颏下一部淡黃胡子,目光閃爍不定,顯然頗爲狡狯。
【120】韋小寶一愕,罵道:“他媽的,你說什麽?”心道:“你說我是大漢奸老烏龜的兒子,老子不成了小漢奸小烏龜?”隨即哈哈一笑,說道:“你果然聰明,難怪葛爾丹王子派你來幹這等大事。你們王子,跟我交情也是挺不錯的。”說了葛爾丹的相貌服飾,又道:“那日我和你家王子講論武功,他使的這幾下招式,當真了得。”于是便將葛爾丹在少林寺中所使的招式,比劃了幾下。
【121】韋小寶道:“你義兄從廣東帶了好東西來送給你?”雙兒道:“不是,路這麽遠,怎會送東西來啊。”韋小寶道:“莊家三少奶捎了信來?”雙兒搖搖頭,眉頭微蹙,輕聲道:“沒有。莊家三少奶她們不知好不好,我常常想著。”韋小寶叫道:“我知道了,今天是你生日。”雙兒微笑道:“不是的,我生日不是今天。”韋小寶道:“是哪一天?”雙兒道:“是九月十……”忽然臉上一紅,道:“我忘記了。”韋小寶道:“你騙人,自己生日怎會忘記了?對了,對了。一定是這個,你在少林寺的那個老和尚朋友瞧你來啦。”雙兒噗哧一笑,連連搖頭,說道:“相公說話真是好笑,我有甚麽少林寺的老和尚朋友?你才有啦。”
【122】韋小寶道:“皇上自然會武的,還挺不錯呢。殿下那日在少林寺大顯身手,只打得少林寺方丈甘拜下風,達摩堂、羅漢堂、般若堂三堂首座望風披靡。兄弟都向皇上細細說了。”那日葛爾丹在少林铩羽而去,此刻聽韋小寶爲他大吹法螺,在桑結之前大有面子,不禁臉現得意之色。
【123】韋小寶道:“少林寺方丈晦聰大師的武功,在武林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可是王子殿下衣袖只這麽一拂,晦聰方丈便站立不定,一交坐倒,幸虧他坐下去時,屁股底下恰好有個蒲團,才不摔壞了那幾根老頭骨……”其實那天葛爾丹是給晦聰袍袖一拂,一交坐在椅上,再也站不起來,韋小寶卻把話倒轉來說了,心道:“晦聰師兄待我不錯,但今日做師弟的身遇血光之災,眼看就要圓寂坐化,前往西天,只好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師兄勝即是敗,敗即是勝。”嘴裏胡言亂語,心中胡思亂想,一雙眼睛東張西望,一瞥眼間,只見阿琪似笑非笑,一雙妙目盯在葛爾丹臉上,眼光中充滿著情意。
【124】韋小寶見三人漸漸相信,又道:“王子殿下,平西王麾下有個總兵,叫做馬寶,你聽過他名字麽?”葛爾丹和阿琪都點了點頭。他二人和馬寶曾同去少林寺,怎不認得?葛爾丹道:“那天在少林寺中,你也見過他的。”韋小寶道:“是他麽?我倒忘了。當日我只留神王子殿下大顯神功,打倒少林寺的高僧,沒空再瞧旁人,就算稍有一點兒空閑,也只顧到向阿琪姑娘的花容月貌偷偷多看上幾眼。”阿琪啐了他一口,心中卻甚喜歡。